国内知名角膜和眼表疾病专家来兰会诊帮扶
【本报讯】如果青少年的近视、散光等问题在近期内突然加剧,那么要警惕圆锥角膜的发生。记者兰州市一院获悉,该院眼三科将于7月8日邀请兰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内著名角膜眼表疾病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晋秀明教授来兰开展会诊帮扶工作。
青少年视力“隐形杀手”
(资料图片)
圆锥角膜是多发于青春期、以角膜扩张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起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常造成高度不规则散光和不同程度视力损害,晚期视力显著下降而致盲。它主要表现为早期单眼或双眼出现近视和散光,视力进行性下降。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而漏诊,发现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视力出现不可逆损害,最终角膜穿孔,甚至失明,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据统计,圆锥角膜发病率国际上约为两千三百分之一,中国大约有100多万患者,以往该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到了晚期只能进行角膜移植,且并发症多及费用较高。
圆锥角膜无法被彻底治愈
圆锥角膜主要症状为早期单眼或双眼出现近视和散光,其中一只眼或双眼近视和散光进行性加剧。散光度数往往较高且不规则,框架眼镜矫正效果欠佳。此时就要注意是否为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圆锥角膜一旦患病,就无法被彻底治愈。所有治疗手段的目标只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
对于早期的规则散光或低度不规则散光的患者可用框架眼镜矫正。一旦框架眼镜无法矫正,需佩戴角膜接触镜(RGP)。但佩戴角膜接触镜并不能减缓或阻止角膜扩张进展。
圆锥角膜可手术治疗
当圆锥角膜发展到中期,戴眼镜不能将视力矫正到1.0,经过观察发现散光加重,角膜变薄,这时就可进行角膜交联治疗。通过增加角膜纤维层状结构的强度来平衡角膜内部张力、避免角膜不断扩张,可以有效减缓圆锥角膜病情进展,有效率达80%至90%。
角膜胶原交联术是被公认的可以有效阻止以圆锥角膜为代表的扩张性角膜病进展,延迟或避免角膜移植手术的治疗手段。该手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它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恢复快、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等特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兰州日报)
标签: